走進河南省鄭州市的慧谷咖啡店,很多人會有“不一樣”的感覺。這裡的服務員個個佩戴團徽;這裡的榮譽牆上除了顧客的自拍照、留言帖,還有大大的青年文明號牌匾;這裡除了可以喝咖啡,還有創業的洽談抗癌食物區、培訓區。
  在全國各地,越來越多像慧谷咖啡館一樣的小門店、小商戶受到了青年文明號金字招牌的青睞。這些“兩新”組織(指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記者註)通過開展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驚喜地看到團隊的成長、業績的發展,也感受到團幹部千方百計為自己排憂解住商難的“貼心”服務。
  小小咖啡館也能成融資為青年文明號?
  第一次與鄭州團市委的幹部接觸,慧谷咖啡店老闆楊晏有很多顧慮——一個小小的私人咖啡館憑啥能得到青年文明號網站優化的稱號?拿了榮譽,會不會變相收費?團組織會不會過多干涉咖啡館的經營?
  在楊晏的印象里,青年文明號那金燦燦的牌子只屬於機關咖啡機事業單位、大型國企,那種行業強、規模大、效益好的青年團隊。“以前也的確是這樣,作為體現高度職業文明、創造一流工作業績的青年文明號活動主要是在體制內單位開展。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兩新’組織蓬勃發展。青年在哪裡,我們的組織和工作就應該在哪裡。青年文明號也必須適應這個形勢。因此,我們正在努力探索,把‘兩新’組織納入到活動創建中。” 團鄭州市委幹部如是說。
  目前,網絡經濟蓬勃興起,集聚了一大批創業青年群體。將青年文明號的創建領域延伸到電子商務領域,讓團的工作活躍在互聯網上,是團鄭州市委的一個創舉。
  事實上,與普通咖啡館靠“賣咖啡”掙錢不同,慧谷咖啡是一家以為互聯網創業者搭建創業平臺為主要目的創業咖啡館。這類咖啡館近年來在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興起,不圖在銷售咖啡上掙錢,而是通過網絡徵集項目、組織資金,在網下實施項目投資和孵化指導,其盈利模式尚有待發掘。團鄭州市委引導慧谷咖啡創建青年文明號,以慧谷咖啡為樞紐,凝聚、服務、引導在網絡上創業的青年群體,可以說抓住了“牛鼻子”。
  “能不能提高我們的人氣?提高知名度?”與團幹部的面談中,向來說話直來直去的楊晏毫不客氣,“慧谷咖啡開辦時間不長,最關鍵的就是要提高人氣。”當得知團組織也有服務創業青年的項目,並團結了一批青年創業者時,楊晏決定與團組織合作。
  從亮化品牌標識,到組織會員踐行網絡文明,慧谷咖啡在團組織指導下開展了各項創建活動。創新服務項目,是慧谷咖啡的著力點,一段時間以來他們先後創造出了相約慧谷、成長課堂、項目對接會、伯樂匯、創業五分鐘、創業沙盤、電商實訓營等一大批服務項目,共計扶持青年創業項目十幾個,幫助傳統企業推出電商項目20多個。2012年年底經嚴格考核,慧谷咖啡被評為鄭州市網絡青年文明號。
  楊晏告訴記者,開始創建青年文明號以來,咖啡館里的“中原電商沙龍”活動做大了,過去少人問津,如今報名人數每次都超出預期,他們不得不“控制人數”。“按計劃每期人數不超過30人,現在每期都有50人左右,很多人不先報名,直接上門。”據悉,“中原電商沙龍”活動每月兩期,將鄭州地區年銷售額3000萬元以上的淘寶大賣家聚集起來,引導他們為小商戶分析市場、教授網銷經驗,幫他們提高網店流量和成交率。
  實際的成果是兩方共贏,大賣家和小商戶都“更易聯絡了”。楊晏不無自豪地說:“大企業之所以願意參與,與我們是青年文明號密不可分。”
  有關數據顯示,在1.94億網絡消費者中,90%是青年,如何能夠更好地為這個群體服務一直是團組織思考的問題。將青年文明號的創建領域延伸到網絡上,在倡導網絡文明和構建網絡誠信體系方面,發揮青年文明號的引領作用,是互聯網領域共青團工作的有益探索。
  流動小商販獲得“組織”結對幫扶
  在山東,國家級、省級的青年文明號集體主動與“兩新”組織一對一結對,成為近期人們津津樂道的新鮮事兒。
  劉公島風景區位於威海市東,是北洋水師的誕生地,甲午戰爭的戰場,在國內享有盛名。景區目前共有全國青年文明號1個,省級青年文明號3個,市級青年文明號兩個。
  劉公島景區有一條小街,名叫劉公街,商鋪雲集。這些小商戶主要售賣海鮮、魚竿、旅游紀念品。因為小商販管理不規範,經常“宰客”,游客避之不及,他們的生意也不太好。這種情況引起全國青年文明號劉公島游客中心號長叢中笑、團威海市委幹部竇永剛的關註。
  兩個人琢磨,“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游客對劉公島景區的印象是直觀整體的,小商戶經營不規範,游客對景區的評價也不會高。青年文明號創建能不能走出“內部創、自己轉”的框框,轉為帶動其他商戶搞創建,共同改變景區負面形象呢?有了這個思路,叢中笑與竇永剛決定,先辦個誠信經營的免費培訓班做嘗試。就這樣,劉公島的青年文明號主動與小商販們建立了聯繫。隨著他們之間的交流越發密切,這條小街也在悄然改變。
  “我們先不說其他,只談怎麼做生意。”大到“宰客危害”的道理,小到接待客人的文明用語、櫥窗擺設,青年文明號都安排專人進行講解。“一開始還有商戶覺得是作秀,後來銷量上去了,大家都服氣了。”竇永剛說。
  啥是青年文明號?關鍵看服務有沒有提升。在景區青年文明號集體的帶動下,逢年過節,街上的年輕商販就在路邊為游客免費提供飲用水,到了旅游旺季,他們還自發組建“志願者服務隊”,為旅客提供指路、歇腳等服務。現在,劉公街的年輕商販還成立了“聯合團支部”。
  劉公島的6家青年文明號還主動與常常帶團來此旅游的旅行社結起了對子。
  前段時間,負責大客戶對接業務的市級青年文明號劉公島景區營銷中心的青年人接到一項新任務——在與旅行社開展業務的同時,洽談和景區青年文明號結對活動的事兒。
  “難度其實不算很高,對方一聽是和青年文明號一塊活動,覺得對自己也是件好事兒。”一名銷售員告訴記者,青年文明號品牌美譽度較高,大多數旅行社都願意與青年文明號共建。
  就這樣,景區青年文明號主動延伸手臂,和旅行社長期結對開展職業交流、誠信文化教育、服務技能培訓等活動,受到旅行社青年的歡迎。旅游淡季,景區青年文明號還組織旅行社的年輕人一起搞趣味活動,踩氣球、搶椅子,有時候還組織交友活動。這給常年奔波在同一條旅游線上的導游們帶來了額外的樂趣和溫馨。漸漸地,有幾家旅行社也成立團組織,一些旅行社還主動加入到創建青年文明號的行列。
  根據團山東省委的要求,青年文明號集體須按照就近就便原則,與一到兩家有業務往來、符合建團條件的“兩新”組織進行結對,通過指導其單獨建團或掛靠建團,擴大團的有效覆蓋。實踐證明,以行業關聯、區域臨近為切入,發揮青年文明號的專業優勢和管理優勢,把分佈零散、規模不一的“兩新”組織串聯起來,讓一個個青年文明號的“星星之火”,助燃整個行業和區域的共青團工作,是推動“兩新”團建的有效做法。
  評選格外“關照”兩新組織
  在江蘇蘇州,團蘇州市委今年在市級青年文明號評選中提出“非公企業傾斜論”。
  在青年文明號申報環節,團市委特別提出各系統、各地方都要申報一定數量的非公企業單位;在青年文明號主題實踐活動中,鼓勵各非公企業將青年文明號創建工作與團建工作有機結合,進一步促進團的工作活躍;在評選表彰環節,將團建情況作為非公企業青年文明號評定的內容之一,且優先推薦團建優秀的非公企業參評市級“十佳青年文明號”。
  在江蘇鹽城,“傾斜”政策在註冊會計師行業內體現得最為明顯。
  在這裡,繼江蘇仁禾中衡會計師事務所成為第一家省級青年文明號之後,已陸續出現6家縣級、兩家市級會計師企業青年文明號。團鹽城市委幹部張海告訴記者,鹽城會計師行業現有26家事務所,當初建立團組織之後,對怎樣進一步活躍這些新興社會組織感到困惑。想到團內“金字招牌”青年文明號,讓張海眼前一亮。
  謀定而後動。團市委與他們接觸的方法頗為“獨到”——一是從財政局會計師業務處室找到聯繫事務所的渠道,二是先“捧紅”行業的龍頭事務所。
  何同志是鹽城市財政局會計師業務處室的一名年輕幹部,前不久,他被團市委任命為會計師行業協會團委書記。剛接觸共青團工作的時候,這個新官還真不知道幹些什麼。在團市委的指導下,組織各個事務所共同開展聯誼交友、自駕游、演講比賽等,活動一個個組織起來,行業團的工作也越發有聲有色。還能開展什麼活動,能更加契合行業的發展呢?何同志思考的問題,與張海想開展註會行業青年文明號活動的想法不謀而合。
  “我倆一起把26個企業的狀況依次排了一下,一致認為爭取仁禾所參加青年文明號創建最靠譜。”何同志說,仁禾所的老總原來也是財稅系統的公務員,一來企業做得好,二來“有覺悟”。
  從縣級到市級,再到省一級,為仁禾所青年文明號的授牌儀式,每一次都邀請其他25家會計師事務所的負責人一同“觀摩”。這一招,頗有一些“激將”的味道。尤其是仁禾所根據業務發展需要,開展的技能比武、導師帶徒、案例分享等創建活動,讓其他所“很受啟發”。其中,最令大家有感觸的,是那次“百名青年律師、會計師誠信承諾行動”,提振了行業青年的士氣,也美化了事務所的社會形象。
  談到在“兩新”組織內建團,張海頗有些感觸:“不能談你要他做什麼,而要突出你能為他做什麼。”他認為,突出青年文明號的服務能力是條“必經之路”。
  擴大團的工作有效覆蓋面,提高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全團面臨的重要任務。青年文明號與“兩新”組織親密接觸,通過推動“兩新”組織發展壯大,讓青年在創建過程中成長成才,真正讓青年感受組織存在,參與到團的工作中來,不失為應對這一挑戰的有效舉措。同時,越來越多“兩新”組織的加入,為青年文明號註入了新血液,增添了新活力,也成為新時期青年文明號常創常新的必要舉措。  (原標題:青年文明號親密接觸“兩新”組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f82wfm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