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涼茶、煲老火湯、做藥膳、看老中醫,是廣東人的生活方式。
  如果問,到哪看老中醫?很多老廣州會如數家珍地跟你推薦:就去“三元裡那間”,有98歲的國醫大師鄧鐵濤“坐鎮”,一批70多歲的名老中醫還在出診,比如腫瘤科的周岱翰、內科的陳鏡合、婦科的歐陽惠卿、骨科的陳基長……還有一大批中西醫結合的中青年專家,常有歐美、東南亞病人“打飛的”來求醫。醫院1994年無償救治股骨頭壞死的“好軍嫂”韓素雲,轟動全國;2003年抗擊非典取得“無病人死亡、無醫護人員感染、病例追蹤無後遺症”的“三零”戰績,得到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贊賞。
  這間街坊口中有很多“威水史”的中醫院,就是廣州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今年是該院建院50周年。1964年的一個門診部,如今已發展成擁有1400張病床的大型綜合性中醫院,明年28層的新住院大樓投入使用後,病床數將增至2200張。在近年來全國“中醫西化”、不少中醫院生存艱難的大背景下,該院卻以每年超過300萬人次的門診量,穩居全國中醫院單體門診量前三名,成為廣東“中醫葯強省”的一張閃亮名片。院風“低調”,卻名聲在外、深入民心。
  數說“威水史”
  21塊“國字號”專科招牌,日均門診近萬人
  走進位於廣州市機場路的廣州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大樓的一面牆上,密密麻麻掛著數十個“金字招牌”,全是國家級、省級的重點專科,非常“牛氣”。
  究竟有多少塊牌子?據統計,醫院擁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7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專科14個、省級重點專科專病27個,加起來有48塊牌子。已進入國家重點專科專病單位數量最多的醫院行列,多個專科專病成為全國協作組組長或副組長單位。在2013年全國名醫院(中西醫院一起排名)排行榜上,婦科全國排名第八,骨科全國排名第九。作為廣州中醫葯大學的第一臨床醫學院,現有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9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16個,有博士生導師54名,碩士生導師157名。
  醫院職工2200餘人,高級職稱的中醫及中西醫結合專家就有500多名,擁有以我國首批、廣東首位“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以及歐明教授、王建華教授等為代表的一批全國知名中醫、中西醫結合專家,有廣東省名中醫24人、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16人。2013年門急診量超300萬人次,穩居全國中醫院單體門診量前三名,出院病人4.7萬人次,手術量14407台次,平均住院日9.9天。
  該院是全國首批三級甲等中醫院和全國示範中醫院,是全國最大的中醫臨床教學醫院之一,是我國高等中醫葯臨床教育、醫療、科研重要基地之一。先後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職業道德先進單位”、“全國中醫葯應急工作先進集體”、“全國中醫醫院優質護理服務先進單位”、“廣東省文明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稱號。
  當家人談“傳承”
  “長子”傳嶺南薪火,弘揚“感恩文化”
  迴首半個世紀,醫院有什麼長盛不衰的秘訣?
  堅守與傳承嶺南中醫正宗,是該院特色。作為廣州中醫葯大學的“長子”、廣東中醫界的龍頭單位之一,該院建院之初就薈萃了一大批嶺南名醫,比如劉赤選、何竹林、蔡榮、黃耀燊、羅元愷、李仲守、司徒鈴、劉仕昌、鄧鐵濤等,自覺肩負起嶺南醫學流派傳承發展的重任。早在1984年就成立專科,讓“中醫經典課程回歸臨床”。近年來,該院建立“嶺南名醫工作站”,成立以鄧鐵濤為名譽所長的“嶺南醫學流派研究所”,系統梳理嶺南醫學各個專科的學術傳承、獨門秘笈、專方用藥。
  該院院長冼紹祥表示,經過幾代人的不斷改革創新、銳意進取,醫院以“質量立院,人才強院,特色興院”為治院方略,制定“建設一個現代化、有鮮明嶺南中醫葯特色優勢的大型綜合性中醫院,成為國家區域性中醫葯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保健康復的中心,疑難危急重症診療中心以及中醫的傳承、傳播基地”的發展路線,朝著這個方向奮進。
  “感恩文化”是該院獨特的人文精神。該院黨委書記陳文鋒表示,該院專門建立以“感恩”為主題的中醫葯文化園林“杏林苑”,在“感恩牆”上刻著這樣的一段話——“感恩是一種高尚的情懷與境界,感恩給人無盡的希望與力量。感恩黨和政府把陽光雨露灑給醫院,感恩患者把健康與生命托付給醫院,感恩歷代中醫人把年華和智慧奉獻給醫院”。醫院是滋養“感恩文化”的沃土,50年的救死扶傷和教書育人,營造了濃厚的感恩文化氛圍,常存感恩之心,常懷進取之志,提升了醫院的綜合實力。
  國醫大師寄語
  “90後”鄧鐵濤憶50載情緣
  廣東首位“國醫大師”、廣州中醫葯大學終身教授鄧鐵濤,是一附院創院元老,是中醫內科學的第一位學科帶頭人,多年領銜攻堅世界醫學難題“重症肌無力”。他年過九旬仍擔任國家“973首席科學家”,研究中醫基礎理論,並多次上書中央為振興中醫鼓與呼。如今雖淡出臨床一線,但98歲的鄧老精神矍鑠,依然關註醫院發展,思考中醫戰略。
  自稱“90後”的鄧老回憶說:“廣州中醫葯大學是上世紀50年代在周恩來總理主持下全國最早成立的4所中醫學院之一。作為大學的附屬醫院,我們從三元裡的一個小門診起步,沒想到今天能發展得這麼好!我在一附院重點做了一個工作——提倡要讀經典,開了一個‘經方班’,辦國際班,震動很大,學員有日本的、美國的,有白皮膚的、黑皮膚的,中醫要走向世界。”
  說起中醫的作用,鄧老舉例,2003年抗擊非典戰役中,廣東的病死率全球最低、搶救成功率全球最高,一個重要經驗就是中醫介入早。一附院更取得“三零”佳績。“非典、禽流感、甲流,近年這些傳染病,其實都屬於中醫‘溫病’範疇。幾千年來中醫與瘟疫作戰,中醫的‘溫病’理論及辯證方法要很好地繼承發揚、運用創新。”
  鄧老寄語:“我們要培養信中醫、用中醫、療效顯著的‘鐵桿中醫’。現在廣東涼茶不是已經發展到全國了嗎?我們的珠江水也要向北方流,流到全國、全世界。21世紀中醫必將騰飛。一附院要作出更大貢獻。”
  嶺南名科傳奇
  溫病:最老抗非功臣“四兩撥千斤”
  傳統中醫把急性外感熱病稱為“溫病”,認為由多種不同的溫邪引起、以發熱為主證、一般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明清名醫葉天士、吳鞠通等,創立了溫病辨證論治體系。到了當代,廣州中醫葯大學終身教授劉仕昌牽頭成立溫病學教研室,根據嶺南“濕熱”氣候特點,和同事、弟子發展完善衛氣營血、三焦辨證等理論,創立了嶺南溫病學說。
  劉老一生低調,最令人難忘的是,2003年他以89歲的高齡深入抗擊非典前線,被媒體稱為“最老的抗非功臣”。
  2003年大年初九,正是非典襲擊初期,劉老忽然接到通知——領導點名請他參加這種“怪病”的會診。當時老人腳傷還沒痊愈,但二話沒說,就登上了開往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的專車,連看了多名非典病人,忙到當晚8點鐘才回到家裡。他敏銳地判斷這病為“風溫積濕”,帶領弟子運用嶺南溫病學理論,最早提出中醫葯防治非典方案。他和彭勝權教授成為廣東省非典防治專家組的中醫專家代表。他所在的廣州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成功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愈73例確診非典型肺炎病人,會診廣州市八人民醫院、中山二院、中山三院、省中醫院等37名病人,取得了“無病人死亡、無醫護人員感染、病例追蹤無後遺症”的“三零”戰績。
  事後很多人都為劉老“後怕”,畢竟他已近90歲高齡,但劉老笑說:“1949年之前什麼病沒見過?霍亂、天花、麻疹,我們帶一支筆一張紙,幾顆樟腦丸就衝過去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以禍福趨避之?”——這是劉老最喜歡的一句話。
  廣州中醫葯大學溫病學教研室主任、一附院腦病科主任吳智兵是劉仕昌的最後一個博士生、“關門弟子”。他回憶說,劉老隨和謙虛,看病不論貧富貴賤,很多三元裡的農民直接跑到他家敲門,劉老總是欣然診病。劉老用藥是出了名的“輕靈”,一般不超12味藥,四兩撥千斤,很快起效。有一個患紅斑狼瘡的19歲女孩,全身浮腫,呼吸困難,因為愛美,死活不肯再用激素治療,只能求助中醫。吃了一周“清熱利濕”的中藥,效果不明顯。後來劉老來查房,就加了兩味中藥——“桔梗”、“天花粉”,用溫病的“提壺揭蓋”法,通過宣通肺氣來利尿消腫,就像把壺蓋揭開,水才能順利地流出來。病人很快消腫了,一周後出院,高高興興回家過年了。
  劉老2007年以93歲高齡安詳辭世。弟子們運用嶺南溫病學的理法方藥,在禽流感、甲流、登革熱等疫情防控中繼續發揮作用,並積極拓展其它學科的應用。像彭勝權、林培政擅治肝病、久咳、發燒等外感病,鐘嘉熙擅治紅斑狼瘡,吳智兵則用“醒腦開竅法”治療中風、腦炎等疾病。今年廣州登革熱疫情爆發,他們收治了登革熱合併腦膜炎的病人,療效顯著。
  醫患正能量
  農民報恩照顧老中醫夫婦
  1990年,患股骨頭壞死症的河南貧困農民李敬齋求治該院骨科袁浩教授。袁浩親自為其手術,還墊付住院費用,買了車票送他回家。李敬齋一直念念不忘這份恩情。2009年,袁浩和夫人相繼中風病倒,李敬齋夫婦獲知後,不遠千里來到廣州,照顧兩位老人。
  2011年袁浩去世了,但李敬齋夫婦留在廣州。他在該院職工宿舍區做門衛,他妻子繼續照顧袁浩年過九旬的遺孀。李敬齋說:“這是袁老的囑托。他對我們全家是涌泉之恩,我們能回報的只是滴水。”2014年5月,李敬齋獲評“廣東好人”稱號。
  醫患情緣,還體現在朴素的“走親戚”。1975年,該院外科成功救治一位被銀環蛇咬傷生命垂危的農民關穗華。在沒有呼吸機的情況下,醫護人員31個日日夜夜輪流手捏球囊,維繫關穗華的一息生機。5個月後,關穗華康復出院。此後三十多年,每逢中秋、春節,老關都會送一大籃芋頭和蔬菜到該院外科,探望恩人。人們不解地問,都幾十年了,有這個必要嗎?他說:“做人不能忘本啊。”
  骨科:
  師徒20年接力救治“好軍嫂”
  該院骨科是嶺南骨科正宗,由何竹林、蔡榮、黃耀燊幾位宗師開創。西關傳奇名醫何竹林“破腹穿腸能活命”的故事至今流傳:1924年,廣州一市民被流彈穿破腹部,腸管大量外流,出血不止。何竹林採用“銀花甘草水”外洗,取米酒消毒,把腸管推回腹腔,後用麻線縫合傷口,外敷“解毒生肌膏”。傷者康復後,特製一塊牌匾相贈,上書“破腹穿腸能活命”七個大字。
  1985年該院引進骨科名醫袁浩,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股骨頭壞死臨床研究”。袁浩利用海南草藥“柳豆葉”,潛心42年研發新藥“生脈成骨片”,並首創多條血管束植入為主的手術方法,一次性解決股骨頭“缺血”和“塌陷”等關鍵問題,使中青年患者避免了人工關節置換。2001年,這個課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確立了該院骨傷科在全國中醫骨科界的龍頭地位。如今骨科已有四個病區,擁有陳基長、樊粵光、何偉、黃楓等名醫。
  副院長何偉是袁浩的第一個研究生。他回憶說,1994年看到媒體報道“好軍嫂”韓素雲為支持丈夫戍邊衛國,操勞過度患上股骨頭壞死症,不能行走,醫院當即決定接她來院無償治療。經過袁老9個月的精心治療後,韓素雲可以正常走路了。此事在全國引起極大反響,得到江澤民等國家領導人的贊賞。
  韓素雲現在廣西南寧工作,每年都來醫院複查,2011年袁老去世後,也一直保持聯繫。今年初,何偉給韓素雲做了兩側髖關節置換手術,進一步提高她的生活質量。時隔20年,師徒接力治療“好軍嫂”,續寫佳話。
  婦科:
  “送子觀音”成新中國首位中醫教授
  很多老廣州都記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廣州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有一位著名的“送子觀音”羅元愷,身為男教授,卻擅長治療不孕不育。
  羅老有一個很“牛”的身份——新中國第一位中醫教授。1977年,廣東省革委會授予羅元愷教授職稱。當時,全國各中醫院校尚未設教授職稱,廣東首開先河,羅元愷以學問德望脫穎而出。他主編全國教材《中醫婦科學》,提出一個著名的學術觀點,認為“腎—天癸—沖任—胞宮”是女性生殖調節軸。調經、助孕、安胎是他的三大“法寶”。他自創“補腎固沖丸”,為許多流產多次的婦女保住了胎兒,產下健康的孩子。
  羅元愷的女兒、該院婦兒中心主任、珠江學者羅頌平回憶說,從她懂事起,家裡就總是擠滿了人,都是追到家裡找羅老治病的病人,有高官也有百姓,羅老一視同仁。
  如今,羅老創建的廣州中醫葯大學中醫婦科學,已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教學團隊,在同類學科中首屈一指。他的弟子歐陽惠卿、張玉珍,女兒羅頌平相繼扛起“嶺南羅氏婦科”大旗,在子宮內膜異位症、中醫葯防治自然流產等領域有新突破。
  今年是羅元愷誕辰100周年。這兩天,全國中醫婦科名家將會聚羊城,舉行學術會議,紀念這位一代宗師。
  腫瘤科:
  倡導“帶瘤生存”,老外“打飛的”來開藥
  該院最難掛的號,當屬腫瘤科名醫周岱翰教授。他的患者遍及海內外,預約掛號一般要排到一個月以後,常有“老外”坐飛機來開藥。年過七旬的周教授坐診,經常是上午看到中午二點多、下午看到晚上八點多,還是餓著肚子耐心診治,樂在其中。
  周岱翰是中醫腫瘤研究的開拓者、國內中醫腫瘤學領軍人物、廣州中醫葯大學首席教授。他和傳人、大腫瘤科主任林麗珠教授在國內較早倡導“帶瘤生存”的腫瘤治療新思維,研發的“鶴蟾片”是國內第一個治療肺癌中成藥,獲全國中醫葯重大科技成果獎,“中醫葯提高肺癌療效和生存期的系列研究”獲2009年教育部高校優秀成果一等獎。
  “我們腫瘤科強調中醫為主體、多學科結合,綜合運用中藥、化療、微創、靶向藥物等手段,取得良好臨床效果。”林麗珠介紹,他們承擔的科技部科研項目證實,對於65歲以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中醫葯的治療效果要好於化療。運用一些“益氣除痰”的中藥,對該類型肺癌病人效果好。她有不少中晚期的肺癌、肝癌病人,存活超過5年,定期複診開中藥。
  林麗珠難忘的是,她去年出門診時累倒了,病患家屬紛紛主動照顧她,擦汗、測體溫、買生活用品,一位帶瘤生活了4年多的肺癌晚期患者梁姨,每天讓女兒開車穿過大半個廣州城,給她送燉湯、飯菜。“做人要將心比心,我們對病人好,病人也會理解的,這種醫患互相關愛的正能量,讓人感動”。
  本版文圖:陳楓 方寧 張秋霞  (原標題:鑄半世紀杏林傳奇 挺起嶺南中醫脊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f82wfm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